「北投」昔日為平埔族北投社(巴賽語:Ki-pataw,意為巫女)之地。該地為硫磺產地,因煙孔瀰漫著白色ㄟ煙霧似乎有女巫出現而得名。
- 1626年,西班牙佔領北臺灣,拓展海上貿易路線
1626年(明天啟6年)西班牙佔據臺灣北部,企圖拓展東方的貿易路線。
1632年,來臺的西班牙宣教師Jacinto
Esquivel在佈教報告中曾云:
「沿Kimazon之小支流,可達Kipatao部落,分為八九部落,產出多量硫磺。漢人冒險入此地,以毛氈類及裝飾用之瑪瑙珠、手釧、鈴等,與土番交換硫磺。」Kimazon為淡水河,而Kipatao即北投。
1683年(清康熙22年),臺灣納入清國版圖,北投最初隸屬臺灣府下轄之諸羅縣。
1697年(康熙36年),郁永河至北投「硫磺谷」開採硫磺,紀錄於《裨海紀遊》一書之中。
郁永河,字滄浪,浙江仁和諸生。1696年冬,福州火藥庫失火,硝石、硫磺等火藥原料全都被焚毀了,為彌補其損失,因而來臺採硫。
郁永河此行最大的任務在於採硫,因此最終的目的地即為臺灣最重要的硫磺出產地-北投。
硫磺與北投的住民平埔族息息相關,是北投最早被開發利用的自然資源,平埔族並以硫磺與福佬進行以物易物的交易,但通常是換取價值不符的物品。
從《裨海紀遊》可知,郁永河並非親自開採硫磺,是以布匹向平埔族換取換硫磺,福佬僅以物品來換取硫磺,並無實際採掘硫磺礦。
- 1876年,解除硫磺開採禁令,北投漸形成市集街道
1713年(康熙52年)鄭、賴、朱、王等四姓人仕,以「陳和議」戶名,請墾北投庄、海山庄、坑仔口,福佬先民們開始大規模拓墾北投。
初墾時期,為求自保形成同族聚落,北投地區尤以陳氏家族為最。乾隆年間唭哩岸街發展成淡北最早的街肆,是北投的政治、商業中心。
1874年(同治13年)日軍入侵台灣琅嶠,牡丹社事件爆發,筆者先祖 鄭超英追隨欽差大臣沈葆禎投筆從戎、渡海來台。
先祖 鄭超英(1856年-1895年),號拔甫,福建泉州永春人,本籍泉州南安,清末台灣綠營武官,係明延平王鄭成功後人,受封軍功六品銜。
1875年(光緒元年)裁撤淡水廳,增設臺北府。1876年(光緒2年),沈葆楨呈「籌商臺灣事宜疏」,解除硫磺開採禁令,次年設腦磺總局,北投乃漸漸形成市集街道。
1882年(光緒8年)一月二十四日,臺北城正式興工。
台灣兵備道劉璈專精堪輿風水之學,具修築恆春城經驗,乃更改城基方向,使臺北城牆後方有七星山做為倚靠。
先祖 鄭超英青年時期,任台灣兵備道轄下道標營把總基層武官,投身洋務運動,致力於強化臺灣海防、鞏固海疆之目標,從事砲臺、城廓等近代化基礎建設,後因功敘獎升任道標營都司、恆春營游擊等官職。
先祖 鄭超英青年時期,任台灣兵備道轄下道標營把總基層武官,投身洋務運動,致力於強化臺灣海防、鞏固海疆之目標,從事砲臺、城廓等近代化基礎建設,後因功敘獎升任道標營都司、恆春營游擊等官職。
北投大屯山區「硫磺谷」 |
1883年,法國侵略越南,台灣情勢緊張,此時台灣最高首長兵備道劉璈命時任其轄下道標營把總的先祖 鄭超英押運硫磺,在臺北城南門外製造火藥,因應戰備所需。
當時,透過基隆河、淡水河及新店溪的水路交通,北投開採的硫磺在磺港溪與基隆河的交會處,先以船舶運送至新店溪碼頭渡口(現台北市廈門街、中正橋位置),再由陸路接駁經廈門街至臺北城的南門外。
相較於艋舺、大稻埕及錫口等聚落,南門外尚是人煙稀少的空曠地區,因此料想應是製造火藥的適當地點。
日本據台後,1899年日本總督府更於此處設立南門工場,用以提煉樟腦、製造無煙火藥。相較於艋舺、大稻埕及錫口等聚落,南門外尚是人煙稀少的空曠地區,因此料想應是製造火藥的適當地點。
清末臺北盆地聚落分布圖(高中地理第一冊,龍騰文化) |
1884年(清光緒10年)爆發中法戰爭,促使清政府體認到臺灣戰略之重要性,進而促進了臺灣對工業改革的嘗試與貿易活動的發展,此種轉變對既有的硫磺封禁政策也產生了重大影響。
1885年,清法戰爭落幕,劉銘傳任臺灣巡撫,臺北城北門外設立「機器局」,製造槍械火藥,進行台灣軍備現代化,先祖
鄭超英升任道標營儘先守備。
清光緒臺北府城地圖(古地圖台北散步,果實出版) |
1886年,臺灣巡撫劉銘傳奏請硫磺開禁,奏摺中分析臺灣硫磺解禁之必要性,稱硫磺貿易能挹注當時財政之需,劉銘傳遂奏請硫磺官辦,並加以請准開禁出口。
硫磺政策的反轉,使開採硫磺的主要據點-北投隨之興起,繁盛的硫磺貿易也進一步促成了舊北投市街的形成,硫磺對北投的重要性可見一斑。
1887年(光緒13年),台灣獨立建省,設臺北府礦務總局,設分局於北投,管理硫磺開採實施專賣。
1890年三月,清廷加封巡撫劉銘傳兵部尚書銜並幫辦海軍事務。九月,鄭超英奉旨擔任從二品台灣水師協副將。
1894年(光緒20年),清日兩國因朝鮮問題爆發『甲午戰爭』,清帝國以大敗收場。
1895年(歲次乙未),清帝國與日本帝國簽訂『馬關條約』,永久割讓臺灣、澎湖。
5月25日,日軍攻佔台灣,「乙未戰爭」爆發。東亞第一個民主國家「台灣民主國」成立,發表「獨立宣言」。
三杯兩盞淡酒,怎敵他、晚來風急,梧桐更兼細雨,到黃昏、點點滴滴…
- 「北投」老街區,福佬移民聚落發展的歷史記憶
北投濱鄰淡水港,與福建廈門港相近,帆船順季風航行時,航行時間較短容易到達;北投境內河流甚多,水源充沛,利於農田灌溉,加以氣候溫和,且當時北投地廣人稀,大型墾號與家族性拓墾者相繼到此開發,隨後吸引了絡繹不絕的福佬移民前來安身立命,是理想的開拓勝地。
康熙中葉後,逐漸有泉州(同安、安溪、永春等地)福佬來此屯墾。
早期福佬移民祖籍地及區域分布,在平原地帶漳泉移民混雜,但又以泉州同安人為多;山區頂北投、竹子湖區域,則以泉州安溪、永春移民為多。
雖然台北盆地開發,始自淡水;淡水發展,由唭哩岸揭開序幕,北投卻在後來變成這個區域最早成形的、具規模的聚落。
雖然台北盆地開發,始自淡水;淡水發展,由唭哩岸揭開序幕,北投卻在後來變成這個區域最早成形的、具規模的聚落。
『淡北古道』在清代到日據初期均是扮演著連通台北、淡水的重要道路。迄今古道沿途依稀仍可以找出許許多多的聚落痕跡。
『淡北古道』在清康熙年間,可從淡水通達小坪頂(外北投),慢慢隨著移民的拓墾、產業的興起,到了清光緒年間已延長至北投。
淡北古道進入到「中段」主要為北投老街及舊聚落,是北投發展的核心。清代及日治時代,「中街仔」(即今中正街)商店林立,街市繁盛。
淡北古道進入到「中段」主要為北投老街及舊聚落,是北投發展的核心。清代及日治時代,「中街仔」(即今中正街)商店林立,街市繁盛。
1901年(明治34年),淡水線鐵路完工通車,位於北投車站前光明路與中正街更加繁華,英商德記洋行也在此設立事務所,辦理硫磺產銷事務。
後因市集的繁榮發展加重台北到淡水的交通量,因此開闢中央南北路以及後其的大業路,逐漸取代淡北古道的功能。
日治時期「北投庄」鳥瞰圖 |
1920年 (大正9年),北投改為臺北州七星郡北投庄。置石牌、唭里岸、北投、頂北投、竹子湖、嘎嘮別(關渡)等區域,約現今台北市北投區範圍。
「北投庄」劃分為四個區域:「舊北投」平埔族及福佬居住處,今北投捷運站週遭。
「新北投」日本人開設溫泉旅館及居住之地,今新北投公園週遭。「上北投」高級溫泉旅館區,今泉源路雅敘園、新民路陸軍醫院上方及法藏寺、北投文物館一帶。
「頂北投 」位於北投北方高處,故名。採硫、白磺溫泉及福佬墾山務農區,今硫磺谷、龍鳳谷、十八份(泉源里)一帶。
民國56年(1967年)7月1日,臺北市升格直轄市,北投鎮併入臺北市管轄,改為北投區。
- 戀戀北投,溫泉鄉の物語
早在日本人運用豐富的溫泉知識,大量開發北投溫泉之前,1893年(光緒19年)五月,台北洋商德籍奧利 (Ouely)獲悉北投蘊藏天然溫泉,因此開設俱樂部,雖非對大眾營業,但確為溫泉旅社之開山鼻祖。
1895年,總督樺山資紀至北投視察,發現此地蘊藏得天獨厚的天然溫泉資源。
1896年,日本大阪商人平田源吾在此設立第一家溫泉旅館「天狗庵」。
台灣第一家溫泉旅館新北投「天狗庵」 |
1905年,磺港溪發現北投石,北投溫泉聲名大噪,在日本政要高層中成為新寵。
日本人把北投溫泉事業逐漸帶向高峰,當時除了開設溫泉旅社,因溫泉而吸引私人別墅、機關俱樂部,日軍並在此設立療養地 (即現國軍八二一醫院)。因此,前來北投觀光商旅人數與日俱增。
1901年,淡北線鐵路鐵路開通、『北投停車場』(北投火車站)設立後,光明路成為台北的仕紳名媛到北投享受溫泉休閒生活的主要道路。
當時火車站出來後的光明路兩旁遍植櫻花,當冬末初春、櫻花盛開時節,遊客走在櫻花樹下、走過滿鋪碎石的光明路前往氤氳的溫泉區享受特有青磺、白黃泉的滋潤。
北投跳脫過去是淡北鐵路上的一個節點,除了是地區的行政文中心外,變成整個台北地區的休閒度假中心,至此北投乃漸入佳境,從原來的荒山幽谷而趨於繁榮。
和服仕女站在頂北投橋上,建物為溫泉旅館「櫻川舘」 |
1913年,臺灣總督府為迎接皇太子裕仁(即是1926年12月25日繼位的日本第124代天皇,昭和天皇),乃仿照日本靜岡伊豆山溫泉格局,由臺北廳廳長井村大吉興建北投溫泉公共浴場與北投公園,此舉成為北投溫泉發展至今的關鍵。
1913年(大正二年)臺北廳經營的北投溫泉公共浴湯 |
鐵路溫泉線是北投溫泉業蓬勃發展的重要推手,總督府開闢北投驛站抵達溫泉公園觀光遊憩區,長為1.2公里的鐵路支線。
1916年4月1日,「Shinhokuto 新北投驛」啟用通車,成為北投的重要地標。
「Shinhokuto 新北投驛」北投的重要地標 |
- 淡水線鐵路通車,取代淡水河水路交通運輸
淡水河遠眺大屯山 |
1895年,日本於逐步進佔台灣後,深刻地體悟到從淡水港上岸的各項物資運送到台北內地的重要性,初期因基隆港尚未整建,因此主要的運輸港口仍為淡水港。
淡水河沿岸最晚發展的街鎮「大稻埕」 |
臺灣總督府為了能更快速、大量地輸送經海路運輸至淡水港的物資,於是拆除了清治時期由劉銘傳興建的台北-基隆段鐵道舊鐵軌,移作鋪設台灣最早的支線鐵道-淡水線之用。
1901年8月25日,淡水線通車,包括新落成的第二代台北站(當時稱為「台北停車場」)在內,共8個車站啟用。
1902年2月1日,「大稻埕驛」新建完成,1903年開始成為淡水線的新起訖站。
「新北投驛」站內軌道與月臺 |
1915年,新設5個車站,其中「宮ノ下乘降場」是為方便民眾前往圓山台灣神社(現圓山大飯店)參拜而設置。
1916年8月17日,大稻埕驛改為貨運站,起訖站改為同日設立的北門乘降場。北門乘降場只是「名義上」起訖站,1923年3月6日廢除,正式確立以台北車站為起訖站。
隨著淡水河口泥沙淤積日益嚴重,已不適合較大型船隻的航行,加上基隆港整建完成吞吐量大增,淡水港加速沒落。
於是客運成為淡水線的主要運輸功能,自淡水線分歧,方便民眾前往溫泉休閒區的新北投支線亦於1916年通車;
在當時公路交通不甚便利的情形下,淡水線仍得以在轉變最初的運輸目的之後繼續營運。
- 捷運系統的興建,平衡都市發展與古蹟保存將是重要的課題
1970年代末提出的「台北都會區大眾捷運系統計畫」,將淡水線改建為捷運路線,該計畫後來雖經過數度修正,但關於改建淡水線的部份並無太大改變。
1986年,行政院經建會正式通過淡水線鐵路改建捷運計畫,淡水線鐵路確定走向結束營業的命運。
1988年,筆者自淡江大學土木工程系畢業。7月15日,淡水線最終日營運,大批民眾前往搭乘,作最後的懷舊巡禮。當晚23:20,最後一班往淡水的列車自台北車站第六月台發車後,87年的營運宣告結束。
7月16日,配合「淡水最後一班列車」活動再加開一班列車後,淡水線停駛,正式走入歷史。之後幾年平面軌道與場站逐步被拆除,並興建高運量MRT捷運系統,台北至淡水間的大眾運輸則暫由公路客運承接。
1997年,台北捷運系統淡水線通車,成為台灣第一條由傳統鐵路改建而成的捷運MRT路線。
台北捷運淡水線屬高運量MRT捷運系統 |
現今的捷運新北投站位址正是過去淡北線鐵路的「Shinhokuto 新北投驛」,係北投百多年發展歷史的重要場所,
不僅蘊藏豐富的人文歷史價值,更刻劃著北投聚落空間發展的軌跡與傳統建築樣貌的存在,應當加以復建並值得永久臻藏保存。
1901年, 淡水線鐵路營運,1916年「新北投驛」完成 |